• 上海高等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科研机构,坐落于上海张江,2008年9月26日成立。 2017年3月,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签订了深化合作的补充协议,蛋白质设施和上海光源先后划转至高研院以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划转团队包含了国内最齐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型先进光源装置研发与工程建设队伍。 围绕建设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研院积极谋改革、谋创新、谋发展,推进高研院改革发展,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优化科研布局,确立高研院新的发展理念、方向和目标,务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目前,高研院以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的研制、建设和运行为核心,开展加速器科学、光子科学、能源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撑前沿科学研究,为战略新兴产业提供核心技术和集成技术凯发总代的解决方案。 蓬勃发展的高研院吸引了一批批来自海内外具有创新活力的科学家。截至目前,我院共计269人次获得40类学术称号或人才项目,其中院士2人、国家“wr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6人、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人才”8人、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优秀会员4人、“白玉兰领军人才”4人、上海“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1人、上海“启明星计划”入选者5人、“白玉兰浦江人才”8人等。 培育科技人才,是培育中国创新的力量源泉。目前,高研院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1个工程博士培养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具备完善的学科体系。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同时,依托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各类实验室及孵化平台、转移转化公司、联合共建实验室及项目合作企业,高研院为研究生提供先进的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创投实战体验,使研究生真正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介入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既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又具有科学探索的敏锐性和活跃的创新思维。此外,研究生在高研院读研期间享有丰厚的奖助学金和补贴,可申报多种冠名奖学金。 2025年高研院预计招收推免硕士研究生43名,直博生16名(含与张江实验室联合培养计划7名),招生专业可查阅相关招生专业目录。具体招生名额以教育部实际下达计划数为准,推免生实际招生情况预计将于2024年10月中旬左右在我院研究生教育网站公布,以公布信息为准。 欢迎全国各高校有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物工程专业背景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我院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或直博生。

单位代码 80184 单位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海科路99号 邮政编码 201210
联系部门 研究生处 联系电话 021-20608059 联系人 李老师
电子邮件 zhaosheng@sari.ac.cn 目录类别
网址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 预计招生 备注
070303 有机化学 1
01 (全日制)有机功能材料,含润滑添加剂、高端润滑油脂
02 (全日制)高分子复合水凝胶、高分子复合油凝胶、绿色污水处理
03 (全日制)高端润滑防护与精细化工材料
04 (全日制)润滑添加剂研究
05 (全日制)二氧化碳利用,纳米催化
06 (全日制)有机多孔聚合物
070304 物理化学 2
01 (全日制)氢能关键材料与器件、面向能源环境的新型纳米电催化
02 (全日制)能源催化,c1催化及纳米催化
03 (全日制)二氧化碳转化等碳循环过程中应用基础研究
04 (全日制)二氧化碳与甲烷的电、光电催化转化利用
05 (全日制)表面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06 (全日制)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及利用
07 (全日制)二氧化碳加氢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及液体燃料
08 (全日制)多相催化、c1化学、能源化工与绿色催化
080902 电路与系统 1
01 (全日制)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与系统、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02 (全日制)人工智能算法fpga加速
03 (全日制)计算机系统结构、大数据、芯片与系统 、人工智能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
01 (全日制)cmos传感器及电路研究、人工智能芯片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2
01 (全日制)未来移动通信(6g)关键技术研究、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
02 (全日制)5g-a/6g通信技术、基于ai的通信信号处理、先进自组织通信技术、无线信道建模
03 (全日制)科学大数据、区块链
04 (全日制)智能城市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1
01 (全日制)融合智能与网络化感知技术
02 (全日制)机器学习与工业智能,物联网技术,工业互联网及智能控制
03 (全日制)人工智能
04 (全日制)工业人工智能、大小模型协同计算、深度强化学习优化
05 (全日制)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声学
081701 化学工程 2
01 (全日制)碳中和战略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02 (全日制)面向微污染物去除、氢能存储、资源化的膜材料和技术
03 (全日制)纳米多孔材料设计及其多相催化
04 (全日制)能源化工、低碳转化、工业催化、二氧化碳利用、甲烷转化
05 (全日制)碳中和战略、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06 (全日制)功能吸附材料、微纳米气泡技术
07 (全日制)高效水处理纳米吸附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电催化,过程强化
08 (全日制)新型框架膜材料、复杂体系分离、离质子高效传输
09 (全日制)焦耳热催化电气化材料设计及过程强化研究
081703 生物化工 1
01 (全日制)酶工程、医药中间体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02 (全日制)合成生物学,生物能源
085400 电子信息 10
01 (全日制)无线通信、人工智能技术
02 (全日制)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
03 (全日制)未来移动通信(6g)关键技术研究
04 (全日制)无人系统持续自主学习技术,智能可穿戴技术
05 (全日制)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显示驱动芯片
06 (全日制)融合智能与网络化感知技术
07 (全日制)碳卫星在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方面的应用研究
08 (全日制)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系统及软件工程
09 (全日制)温室气体监测与核算技术、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
10 (全日制)智能控制与系统、机器学习,含电解水装备、储能系统
085600 材料与化工 20
01 (全日制)co2资源化利用、可再生资源转化利用、纳米催化
02 (全日制)闭式循环发电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03 (全日制)高效硅基叠层太阳电池及其关键薄膜材料和界面特性研究
04 (全日制)c1化学,纳米催化,能源化学
05 (全日制)多孔材料修饰、功能化及其碳一催化应用
06 (全日制)纳米多孔材料电催化co2还原生成高附加值产物
07 (全日制)pem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和膜电极研究
08 (全日制)新型高效固体酸催化剂的设计用于制备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
09 (全日制)碳中和化学工程过程强化、可视化实验和数值仿真及数字孪生技术
10 (全日制)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封存的监测评价、碳中和战略和技术的量化评估
11 (全日制)叶轮机械气动与结构设计、清洁燃烧、高效换热与永磁电机
12 (全日制)多孔有机材料的设计合成、二氧化碳捕获与催化转化
13 (全日制)氢-电转换(燃料电池-电解水)低-非贵金属电催化与电合成
14 (全日制)氢-电转换(燃料电池-电解水)离子交换膜、膜电极
15 (全日制)碳战略和技术评估
16 (全日制)生物质/塑料催化转化制液体燃料
17 (全日制)绿色催化、微纳米气泡及环境污染控制
18 (全日制)光电外场强化碳资源绿色转化利用
19 (全日制)二氧化碳捕集与催化转化;空气碳捕集;纳米多孔材料设计
086000 生物与医药 2
01 (全日制)环境微生物及有机固废生物转化,生物质能源及生物液体燃料
02 (全日制)生物催化与转化;微生物代谢分子调控;环境生物技术
03 (全日制)微藻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04 (全日制)功能微生物基础研究与应用,合成生物学研究
"));
网站地图